所以说应该有一个,包括股权众筹在内的多渠道的一个股权融资的平台和路径,他才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时代的到来。
传统银行都知道,如果他们不这么做,很多原有的客户就会流失。我们研究了美国和英国对互联网金融监管,这两个国家在这方面是比较成熟的。
举个例子,假如中国石化所有的行为数据是充分的话,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和搜索引擎这三个工具,电脑就可以自动获得中国石化每一口油井生产的油量,每个加油站卖的油量和油价,并自动算出它的股价和债券违约概率。互联网货币主要有两种,一种类似于Q币,是在某些社区网络用的。第四是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。这三个问题是造成金融业人员非常专业、工资非常高、而且风险非常大的主要原因。现在生物识别已经是很发达了,你在家里完全可以搞清楚人的真假,用一个人的眼球、DNA或者是其它的生物特征完全可以通过电脑辨别这个人是谁,指纹识别都是落后的,所以用不着去银行开户,这些90后将来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银行柜台在哪里,完全是网上支付。
我是学金融的,我们银行从业人员为什么在互联网金融上比不过从事IT行业的人?因为我们的思维、基因和他们不一样,所以,互联网金融把银行逼到了这份上。他们基本是把互联网金融划归为直接融资,属于证券范畴,不属于银行监管范畴。第二个链条,从投入品到产品,若非不可抗力,是极少断掉的。
回想,中国的两弹元勋几乎都是从美国回来的。如何执行这种支配资源的权力,也就是把钱花在什么地方,会对人生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。争先恐后地争夺有限的资产就会导致非理性的资产价格泡沫。再接着,就是资源重新的配置,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,需要货币的支配权起关键作用。
十五、货币与个人 我们获得的授信,比如信用卡的额度。在存在闲置资源与潜在需求的前提下,各国政府就会选择直接向经济主体投放货币,让他们再次获得支配资源的权力。
扭转这种不合理的配置,需要新的货币的注入。从一个总量意义上来看,若定性都不能良好传递,企业是必然要破产的,但是若是定性能够传递,但是货币没有实现增值过程,即一个链条完成后,货币长期没有增加,企业长期也将倒闭。企业和个人获得货币后,就获得了组织资源进行生产的权力,或消费的权力。七、危机后的调整——货币的关键作用与企业、政府行为 经济危机就是资源配置到了不合理的地方。
八、战争与货币 除了货币能够支配资源,战争与强权也能,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是舆论与画饼。不管如何,货币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一个企业(组织)没有货币,就没有动用需要创新的资源的能力。从马歇尔计划,到1970年代美国滞涨,到日本的崛起,到中国的崛起,再到2008年后世界经济的再平衡,背后都是资源(管理人才、技术设备、商品)的流动、货币的流动与闲置资源的逐渐被利用。大家思考一个问题,货币以何种方式支配资源是最优的,股票市场、商业银行、信托融资、风险投资的资本还是其他? 五、技术创新的种类与货币的筹集 基础性创新(首次创新),即从科学理论直接工程化到产品,比如汽车、飞机、计算机。
之后,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成为重要的生产国,这些国家的货币需求增加,汇率升值。这就是为什么一直李克强总理谈万众创业,大致是这个意思。
再之后,人类社会的产品总量越来越大,金银的产量增加太慢。我们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,各国央行为实体经济注入超量货币,就是给予企业重新支配资源的权力。
这个过程就是2008年之后,中国地方政府干事情的过程。人类社会就迈入了信用货币时代。往后的猜想,一旦美国成功地进行了技术创新,生产的很多环节有可能再度转移至中国,然后人民币再开始出现新一波的升值需求。画饼,就很好玩了,把你的东西现在给我吧,以后会给你更多东西,比如庞氏骗局。九、汇率与资源流动 汇率的背后还是资源的流动。青睐美元可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个是欧元区和日本的货币宽松,一个是美国最有可能带来下一波世界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,即技术创新与新产品。
顶级人才需要薪酬,投入设备需要现实的货币支出。越信任对方,信用的成本就越低,信用利率越低。
若这个新产品能够被人类社会普遍认可,产品总量(经济增长)就会持续增加一段时间。企业开始借新债还旧债。
再看中国,1992年之后,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在投资、消费、教育等诸多方面如何分配需要我们给予充分的重视。
创新还要结合空间来考虑。货币越多,愿意使用资源支配权的人越少,利率就越低。之后,世界需要的日本的高科技产品,世界各国都需要日元,日元升值。美联储终止QE,意味着美元对资源的支配权变得稳定。
十二、信任、信用与货币 一个经济主体信任另一个经济主体,才愿意把支配资源的权力交给对方,形式上就是借出货币与对方。资源转移的背后,是货币的流动。
美元要换成人民币,欧元要换成人民币,日元要换成人民币,人民币升值过程就启动了。日本的产品很受全世界消费者的欢迎。
建立信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金融混业经营的好处就在于信任的普遍共享,降低了考察一个企业或个人资质的时间,解决了很多信息不对称问题。人才是最优质的资源,最具有创造力资源,最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的资源。
后来资源转移到台湾、新加坡、东南亚了。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就能通过征税的方式占去一部分发行的货币,然后通过占有的货币偿还过去借的债务。德国战败后,德国的很多优秀科学家,一部分人去了美国,一部分去了苏联。进入专题: 货币 实体经济 汇率 信用 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债务的恶性扩大就是货币支配权的滥用。只要回顾一下世界分工与贸易历史,就能清晰地把握这种逻辑。
如果企业认为生产的产品需求不足,这种需求不足还是由外部经济体导致的,或者人的这些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,企业就不愿意再拿货币了。为什么技术创新最有可能出现在美国。
如果中断和增值过程未能有效解决,企业(组织)的债务就会不断扩大。此点,我尚未能建立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,之后再解决吧。